建立「優質台灣」途徑之一
Topic: 5.Politics & Social Studies
Author: Adolf Huang (黃俊炯)
Share this article with friends.

 

關心台灣政情及前途的朋友、必須依自己能力選擇適當的角色、做出正面貢獻、才有成就感。累積一些「成就感」就昇華成「使命感」。以前在老蔣時代戒嚴時期初期、在台灣到處看到「保密防諜、人人有責」標語。蔣政權提醒民眾、中共派遣「共諜」滲透台灣情況嚴重、所以防備共諜是大家的責任。把標語改成「保台護國、人人有責」則符合台灣目前之處境。國民黨從「反共抗俄」、「殺朱拔毛」、「反攻大陸」、「光復失土」等雄心壯志、先退縮至「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解除戒嚴後、較少談及「統一大業」、不再漢賊不兩立、轉而對中國產生幻覺。國民黨之單相思是:中國是「老中華民國」的祖國;中華民國是大中華文化之成員、名份不重要;九二共識就是終極統一;不再提國共兩黨近百年之撕殺恩怨仇恨;一國兩制可以接受、不反對和平談判;寧願當中國之國民、也不願當台灣之國民。總之、國民黨及其追隨者懷有「恐共媚共賣台」心態是影嚮台灣前途之最大絆腳石。

短期內無從改變國民黨及其追隨者 (可簡稱為「反台或親中人士」) 。他們有意或無意地破壞內部團結、從事削弱台灣國力的行為。因此欲將台灣建立成「正常國家」、須寄望「理智及務實的台獨工作者」之努力。大部份人對反台人士之作為應有初步瞭解、這可從「恐共媚共賣台」三方面檢視。「恐共症」是普遍現象、中國是大國強國、台灣是小國弱國;若中國攻打台灣、台灣是不堪一擊、投降比抵抗好。「媚共症」是「恐共症」之延伸、怕中國就不可觸怒中國、儘量滿足中國之索求;為了配合統戰、討中國歡心、有機會就歌頌中國之強大偉大、看扁台灣。「賣台症」是為了促統、採極積行動之總稱、從各方面削弱台灣國力及國際地位、形同賣台投共。國民黨新進基層黨員及黨工、大都無獨立思考能力、盲目地加入國民黨。他們被國民黨僵化制度之洗腦、漸變成死忠 (die-hard) 黨員、已被訓鍊成具「恐共媚共賣台」之內外在特質。所以把「反台親中」行為視為正途、他們已儼然成為阻止台灣成為正常國家之堅實幫凶。

將台灣建立成「正常國家」是一種正確的政治面訴求。由於「不正常及局部正常」符號已加諸於台灣數十年、造成台灣人在國際交流上屢次遭受不公平的對待。台灣人自然渴望早點擺脫陰影成為正常國家。目前之國際因素、以中國之影嚮最大、它有效的阻擋各國與台灣建交。因此務實的講、建交國多就是正常、少就是不正常。當前與台灣建交之國家相當少、但與台灣維持半官方關係之國家郤很多。由「半官方」進展至「官方」關係、就是台灣在外交上努力的目標、這建交工程是艱鉅的漫長的。在外交受限下、台灣可把精力投注於建立「優質台灣」。

無可否認的、儘管台灣外表麗、是民主國家之模範生、但內政方面仍有諸多品質問題待改善。若改善有成效、就是對建立「優質台灣」有加分之作用。如何付諸行動以加速「優質台灣」之建立?下面舉幾個例供大家參考、在舉一反三下、可延伸無窮的議題。例如:1. 減少犯罪。2. 減少交通事故。3. 減少霸凌。4. 減少浪費能源。5. 減少國會亂象。6. 提倡乾淨選舉。7. 全民參與「認知作戰」等。把內政搞好、就是建立「優質台灣」途徑之一。

Posted: December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