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院於5月5日大幅修改一份美台雙邊關係的簡報、刪除「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不支持台獨」等措辭。並且新增「美國長期奉行基於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公報和六項保證的『一個中國』政策」。這則新聞當然引起台灣之關注、如何解讀?長期關心「台美中三角」關係的人都該知道、美國對「台、中政策」是有彈性的、依美國之「國家利益」及中國之「邪惡程度」而調整修正。「邪惡程度」是指對美國「國家利益」之威脅。因此五十年來、有「不變」與「可變」之處。最重要之「不變」是:1. 不承認台灣是中國一部分。2. 不允許中國以武力犯台。3. 以「一中政策」(One China policy)阻擋中國「一中原則」(One China principle)之騷擾。而最重要之「可變」是:1. 充分利用台灣關係法之模糊性、逐步提升台美關係。2. 軍售台灣、其性質從防衛性進階至可守可攻。3. 協助台灣軍方開發及製造各類先進武器。
先看中國之「邪惡程度」、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PRC) 交惡、源自PRC建國及國民黨政權逃到台灣。1950年韓戰爆發、中國派志願軍與美軍交戰、美中交惡自然形成。美國與台灣有外交關係、美國與中國無外交關係。1953韓戰結束後、美中仍處敵對狀態、後來開啓大使級的華沙會談來緩和兩國關係。冷戰時期、民主與共產陣營壁壘分明。身為共產國家老二的中國、高掛鐵幕(iron curtain) 、但國力仍薄弱、對美國之「國家利益」尚未造成威脅。雖然中國之「邪惡本質」未變、卻有好運的時候。美國前總統尼克森為了「對抗蘇聯」、採取「聯中抗蘇」戰略。以「乒乓外交」為序幕、對中國展開和解。
民主陣營龍頭的美國、在國際事務上、一向熱衷溝通談判。五十年前、仍處冷戰中期、又越戰尚未結束、但國際局勢已出現質與量之急劇變化。第三世界崛起、多國認為中國是大國、國際組織須接納它。於是1971年聯合國表決通過「中華民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開啓了美中關係之新頁。1972尼克森訪中;1973~1978中國在華府有辦事處;1979美中建交;2000美國通過「US-China Relations Act of 2000」、使中國順利加入WTO;這期間、美國總統都到中國進行官式訪問。以上皆屬美中關係友好之高點。1989天安門屠殺事件後、是美中交往之低潮。2000初、中國開始經濟崛起、接著快速軍事崛起。美國才驚覺、中國已不再是假裝上進的青少年、而是已由小混混搖身一變成大流氓及惡霸。
中國之「邪惡指數」節節上升、美國不再「開導中國」、使其行事上納入國際正軌。如今、美中關係從普通朋友、惡化成敵人;由叫罵惡化成拔槍相向、也許過不久就投彈拚命。在軍事上、美國的狠招就是以強大軍力圍堵中國。在外交上、美國的狠招就是以加強台美關係牽制中國。台美官方關係之微妙變化、不論是一小步或大躍進都讓中國抓狂。由於中國天生自卑、野蠻、陰狠、忌妒。所以官方最常見之反應是:愛面子、抱怨及說謊。
美國官方、國會及智庫人土對「台美中三邊」關係的之聲明談話論述、都會引起中國之高度關注及反應。這次美國國務院修正「美台關係現況描述」也不例外。「台灣不是中國一部分」及「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是美國最常應付中國之用語。前面是否定中國、後面是安撫中國。其實「不支持」(not support)不等於「反對」(oppose)或「不准」(not allow) 。現階段、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但台灣可積極從事獨立相關之佈局。「台美雙方」加強關係、就是佈局之一。當中國之「邪惡指數」破表、就是台美關係完全正常化之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