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棒球發光看台灣之「國際能見度」
Topic: 5.Politics & Social Studies
Author: Adolf Huang (黃俊炯)
Share this article with friends.

 

這幾年台灣職業棒球之實力已全面提升、大概只落後美日、與韓國及中南美數國不相上下。去年在世界12強賽 (WBSC Premier 12) 、更是在不被看好之情況下、勇奪冠軍。台灣人自動自發的關注賽事、以不同形式為台灣隊加油、其總體表現可以說是台灣國民性格及國力的完美呈現。台灣人或台灣隊在國際比賽取得不錯之成績或獎牌或金牌、都讓國人感到無比之驕傲與歡樂。對運動員之成就、常以「台灣之光」讚美。它的強烈光度不僅照亮台灣、也射向國際、台灣之「國際能見度」又往上升。

過去幾十年台灣被國際打壓、導致「國際參與度」銳減、連帶的影嚮國際能見度。美國能幫忙的項目有限、常在外交活動上被排拒在外。於是台灣只能靠非官方的文化體育學術醫療農業科技等交流來增加國際能見度。在體壇上、台灣已培養出數十位傑出的國際級職業選手。但在團體賽方面、少棒青少棒青棒已達一流水準、職棒則與日本之差距縮小。台灣已有足夠的經濟力支撐職棒職籃、有觀眾就衍生出球迷、一些球迷就變成明星級球員之粉絲。從新聞的報導及電視轉播、國民的體育智識豊富了、欣賞各項球賽競技變成日常娛樂的一部份。因此跟隨世界潮流、台灣體育活動之普遍性、製造了運動產業、成為經濟發展之重要一環。在各項運動中、棒球最受歡迎、所以經過幾十年之培育、棒球已儼然成為國家運動 (national sport)

台灣人對棒球之熱愛、不禁重燃許多海外台灣人之故鄉情。以下是個人記憶之片斷:1949就讀台北中山國小一年級時、中山國小棒球隊就有應援歌、開頭是「中山batter真正好」。當時大台北區較標準的棒球場在新北投。後來搬到高雄住六年、國小二年級到六年級在鹽程國小、初一在雄中。為了舉辦全省運動大會、高雄在市政府愛河邊建了綜合運動場及棒球場。國六常去綜合運動場、初一放學後就從雄中走到棒球場、看美軍打球 (時值韓戰) 。初二至高三就讀建中、偶而到新公園棒球場看棒賽。當時的強隊是合作金庫、華南銀行、第一銀行、台電及石碳。日本大學雙強早稻田與慶應來台進行觀摩賽並與台灣聯隊進行友誼賽。1969我與就讀Syracuse大學之朋友開車到美國賓州Williamsport、觀看少棒世界賽 (Little League Baseball World Series) 之冠軍賽、為來自台灣的「金龍隊」加油。當時我們坐在中外野、高舉白布絛  We are number one, 全世界第一」。

職棒在台灣之興盛將會持續、2026年三月之經典賽WBC (World Baseball Classic) 必再掀起高潮。各國利用世界性大賽切磋球藝是件好事、但比賽有勝負、得失心自然產生。美國職棒網羅各國好手、三月正值春訓及開賽、多數選手體能及心態尚未調適完成、無從發揮實力。又害怕受傷、一流選手不一定參加WBC或不願全力以赴。所以各國球隊之表現、視臨場狀況、勝負不足以確定各國國家隊之實力。若改在九月、則效力美職之各國球員狀況佳、就樂於代表母國出賽了。

台灣之國際參與度多、「國際能見度」必隨之增長、但它有主動式與被動式。過去靠主動爭取之信念、成功地主辦了世大運及各類國際球賽及國際會議。被動是指被邀請到國外比賽、若表現不錯、就有第二次機會、也有擴散之可能。二十多年前、國際媒體很少報導台灣、連美國也不例外。美國官方談論台灣事務不多、智庫之專家關注中國多於台灣、幸好多數美國國會議員支持台灣、台灣才不會被邊緣化、而變成國際孤兒。中國崛起、直接受到威脅的是台灣、間接的是美國。國際也立即認定「台海軍事衝突」是國際問題、各國不能袖手旁觀。而這幾年台積電在世界半導體產業之地位、更讓外國重視台灣在科技界之地位。這些都表示台灣已有足夠之國際能見度立足全球。

Posted: March 17, 2025